很多人都會說,我很擅長做品牌,我待在品牌商已經三年多了,負責的是社群的貼文。或是說我是電商專員,每波檔期我都會為我的品牌做促銷活動。
但是,「品牌」這兩個字真的那麼單純嗎?根據維基百科籠統的說法,品牌包括名稱、徽標、口號,或關聯產品、服務、城市或公眾人物的設計企劃。
然而,對於以人為本的 HSP Studio 來說,一個品牌不只是一個名字而已,它可以活絡成一個完整的意識,甚至是生命體。
如果要將品牌拆分為四大元素,分別是:
一、品牌故事:
曾經經歷過什麼而創立品牌?
是什麼契機才想創立品牌?
想透過品牌達成什麼呢?
二、品牌價值:
品牌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為何?
與其它品牌有哪些區別?
最大的亮點在哪裡?
三、品牌調性:
品牌給人的形象為何?
整體給人的感受如何?
品牌在意識上的價值觀為何?
四、品牌口吻:
品牌的溝通語氣為何?
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為何?
敘事的習慣為何?

自從《行銷4.0》這本書出來以後,企業與消費者的關係就已不再是單純的交易,其中也涵括價值的傳遞。在質化上更加看重。我們會購買認同的品牌,透過品牌來展現自己,不僅僅是促銷優惠而已,換句話說,購買決策的感性與理性已然權重相當。
從許多Z世代的消費報告也可看見此趨勢,到了2025年,Z世代更佔據70%的經濟體。我們與客戶之間的關係,商家與消費者的關係,都轉向了平等與共好。
而這也是為何 HSP Studio 所說的,我們希望與客戶一起創造共好局面,彼此如同夥伴一樣一起長大!